半岛都市报 -L06-莱西新闻

半岛都市报

莱西新闻
2019年04月30日

独树一帜,莱西的“饽饽榼子”用胶泥制作

以前家家有的“饽饽榼子”如今渐渐成为收藏品

新闻    时间:2019年04月3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民间锅灶壁烧制,颜色不均匀。
各种花样的“饽饽榼子”。
文/图 半岛记者 柳静

“饽饽榼子”是一种用来制作花式馒头的模具,又称“果模”、“糕饼模子”、“榼花”,在东北、华北地区被用来制作面食品和油酥点心,样子精致,非常受民众喜爱。以前在胶东地区,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拿出不同样式的“饽饽榼子”制作馒头或进行油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饽饽榼子”慢慢在日渐忙碌的生活中消失,民间也不再流行使用,逐渐成为了人们手中的收藏品和艺术品。

  与众不同,用胶泥制作“饽饽榼子”

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落而下,屋檐落下一排排美丽的珠帘。4月25日,丝丝缕缕缠绵不断的小雨直到下午才缓缓停歇,被雨水洗刷过的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依然如从前一样安静祥和。“榼子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莱西市水集二村胶东民俗文化博物馆馆长孙宏杰说,追溯“饽饽榼子”的历史,最早见的记载是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衢设祭,张施帷幞,有假花、假果、粉人、面兽之属。”说明这时的面塑主要是作为祭品出现的。到了宋朝,果酥食品就更生动了,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又以蜜糖油为笑厌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
面食榼子多用质地细硬的梨木雕成,有自制的专用工具,属细木工活,但在莱西乡间还有一种陶泥做的榼子,花纹简洁秀美,且油光锃亮,如黑漆髹成,还有一种红陶,如同朱砂染过,这种榼子在国内十分罕见。据说很久以前,在莱西潴河岸边出产一种胶泥,有民间艺人用来做茶具及文房用具等,由于数量有限且未能有效开发。有人用偶然采集的一点做成“饽饽榼子”,发现比任何其他材料制作的都经久耐用,甚至制成后不用入窑烧制即可使用,在当地成为美谈。
“在全国别的地方见到这种黄涧泥手工制作的‘饽饽榼子’那肯定也是莱西的,因为全中国也就莱西义谭店有一条河边产这种泥,任家疃村有这种手艺,并且传男不传女。”孙宏杰拿着一个“饽饽榼子”说,这是当初用手工刻好,反面用手指沾着水抹平后,在自家锅灶壁上烧制的,所以会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烧好后便会拿到集市上售卖,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所以花样没有一个是重复的。现在用木头雕刻的“饽饽榼子”是后来才慢慢衍化出来的。
莱西民间“饽饽榼子”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籍可考,但它在民间生活中流传之久远却是无可质疑的,它做工精致、造型美观,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花。

  图案多样,制品早已渗透日常生活

莱西“饽饽榼子”的纹样有许多分类,大多都意寓吉祥、团圆等美好愿望。“图案有太多了,寿桃、佛手、莲花、金锭、方胜、如意头、秋叶、嫦娥奔月、鲤鱼跳龙门、团寿、方福、双喜、梅花等等,什么花样都有。”孙宏杰说,这些图案有的是传统流传下来的,有的是适应时代衍化来的,还有一些与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的特殊“饽饽榼子”,介于文字与图案之间,类似于现在说的定制的意思。
“用‘饽饽榼子’制作食品的时节也有很多。”孙宏杰说,比如春节“炸花”,清明“面燕”,七夕“巧果”,仲秋“面月”,都是约定成俗的节日食品;婚礼、寿诞、上梁、添喜、百岁也是民间日常隆重的礼仪活动,都要有面食当家;祭祀、祭神、祭海、祭河等场面,更需要有面食出场,“饽饽榼子”制品其实早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以前的时候比较缺馒头,那时都会在“二月二”的时候用很小的“饽饽榼子”作出两个拇指大小的馒头,再用红线串起来挂在小孩的脖子上做“项链”,既好吃又好看。孙宏杰回忆起以前节日的热闹情景,脸上慢慢的都是怀念。他说现在什么都不缺,却也少了以前的节日味。

  时移俗易,渐渐成为收藏品和礼品

用“饽饽榼子”制作食品的方法很简单,将调好的面粉用刻有花纹图案的模子榼出来便成型了。“一般是入锅蒸熟或者油炸,还有的会烙烤后再吃。”孙宏杰说,其中发面蒸制食品叫做“花饽饽”,出锅后还要用各色料点染装饰,也有将专用刻制的图案、文字等像加盖印章样印在食品上的,民间称之为“饽饽印”。
孙宏杰遗憾地说,义谭店的河还在,泥还在,任家疃村的手艺也在,但已经很少有人再用泥制作“饽饽榼子”了。与此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民间使用“饽饽榼子”制作花样面塑的人家也越来越少。“用榼子榼花样太慢了呀,现在我家的亲戚也就我一家春节的时候做点‘炸花’,其他家都等着分一点吃就行,自己都不开火。这么多张嘴能吃上就很好了,哪有时间讲究花样。”莱西平林院村年过六旬的潘女士说,年轻的时候过年兄弟姐妹人多,聚在一起还能腾出人手榼花样,现在不成了,住在城里没有大锅的话开火都成问题。
时至今日,“饽饽榼子”已渐渐成为人们手中的收藏品,很多人购买“饽饽榼子”也已经不是为了使用,而是作为文化艺术品馈赠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