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K04-社区新闻

半岛都市报

社区新闻
2017年04月26日

劈柴院的前世今生(二)

新闻    时间:2017年04月26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姜永恒

当年门洞右侧,人们沿北墙用木板,间出一窄溜木板房经营。第一家用白布写了“张半仙”三字,一看就知道是算卦的;第二家是治病的江湖医生;第三家是修理钢笔、手表的师傅。门洞长近二十米,下几阶台阶是石板路,北侧小店是做炉包、豆腐脑、炸油条等吃货的,小南侧是卖水饺、灌汤包、蒸饺、锅贴的小店。因为质量上乘,颇有名气。
店外空地是卖五香花生米、芝麻糖、炸麻花和蘸糖球的小贩。向西走五十步拐角处是两层小楼,那是“李家饺子楼”。由此右转向北是百米的岔道,直通北京路。这条岔路两侧多是酒馆。北头第二家字号为“隆源兴”,专卖老酒。当年我大哥就是用他们的老黄酒做的药酒,加几味中药,用做饭的八印铁锅熬制的。有时大哥叫我跑腿去通知他们送酒来,掌柜就招呼两个伙计抬着一油篓(五十多斤),送到家,那油篓圆口有饭碗大,紧堵住篓口,晃不出酒来。
由饺子楼向西路面较宽直通河北路。此处有炒板栗、炒花生和瓜子的。还有卖五谷杂粮、干货、海货的小摊小贩(二哥曾在此卖熟蝎子)。还有挑担子卖“朝天锅”的。锅里有早煮熟的猪下水,咕嘟地滚着热浪。锅沿上放一块矩形木板,撒点细盐,两个干重活的劳动者,手持一斤半重的干锅饼,买了两段血肠,蘸着细盐狼吞虎咽。那血肠内有葱花,姜末和五香粉,使人馋诞欲滴。
再向西是卖炒面、炸年糕、绿豆丸子的,还有几堆跌博、投骰子的,这里离出口还剩二十多米,是卖树皮、木柴的地方,他们将地排车和树皮都竖起来杵在墙根或置于出口外的河北路上,整条江宁路人头攒动,叫卖声与铲锅声不绝于耳。有一次北邻的小晓(大我五岁)不知从哪弄了些烟卷(有老刀牌、万寿牌、烟台牌等)共二十盒,用木盘盛着,叫我做伴去劈柴院卖,与他在人群中穿梭七八个来回,他一边吆喝:“买烟卷噢!”不多时就卖完。
再后来历史原因,院内变得冷冷清清,已无往日的喧闹,不知从何起有人在空院内建起临时房,陆续将院子占满,只在江宁路十号胡同内侧设两处公厕,厕门已破烂关不严,屎尿流出厕外,根本进不去人,不知一百多户的居民如何解决问题。而且垃圾遍地,蚊蝇乱飞,无人管理,一片死气沉沉模样。直至改革开放后才初露生机,原来有名的“谢家坛子肉”“便宜坊锅贴”等小吃开始立门头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