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1-城事关注

帅!这是军人专属成人礼

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举行新兵授枪仪式,数千名新兵集体宣誓

新闻    时间:2019年10月09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10月8日,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数千新兵迎来了授枪仪式。
文/半岛记者 刘笑笑 通讯员 王远方 郭璀璞 图/半岛记者 吴璟报道
本报10月8日讯 枪是军人的“第二生命”,接过钢枪,意味着肩负起军人的神圣使命。10月8日,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数千新兵迎来了他们的专属“成人礼”——授枪仪式。
授枪仪式在催人振奋的鼓点声中进行,全体新兵精神振奋,士气高昂。“接过这把钢枪,就意味着肩负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你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这把钢枪,不畏艰险奋勇争先,你能不能做到?”“能!”带兵骨干将钢枪授予新兵的同时,将爱军精武、献身使命、报效国家的精神传递给他们。从老兵手中接过属于自己编号的枪,新兵们紧握胸前,充满自信。
“我宣誓,我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爱护装备,严格执行装备管理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装备安全!”数千名新兵集体宣誓。从此刻起,这些新兵们即将共同肩负起保卫国家、筑梦强军的神圣使命。
据了解,该训练基地今年入伍的新兵中,九成在17岁至22岁之间,其中大部分为“00”后,新兵整体学历普遍较高。其中,大学生新兵占比达到六成以上,比去年有所增加。他们充满活力,向往军营,渴望在部队大熔炉里历练成长。
此外,该基地与往年相比,优质兵源与部队专业岗位需求对接更为精准。在征兵中,精准征接了来自山东、陕西、江苏等6个省份,包含轮机工程、通信技术、计算机、护理等近十余个专业的新兵。他们在这里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生活,考核合格后,将全部补充到海军部队相应专业岗位。
退伍后,他们选择二次入伍

在数千名新兵中,有数十人是二次入伍的士兵,今年24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闫俊宇就是其中之一。早在2014年,他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就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火箭军。2016年,闫俊宇退伍后,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读完了大学课程。由于依旧对军营生活恋恋不舍,大学一毕业,闫俊宇再次选择了参军入伍。说起这次授枪的感受,闫俊宇说:“这个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再次走进军营,我感觉非常亲切熟悉。我一定会加倍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士兵。”
20岁的刘树清也是一名二次入伍的新兵,2016年他第一次入伍成为了一名陆军战士。去年退伍后,刘树清直言“生活中没有了激情澎湃的感觉”,舍不得离开部队。他说,自己以前非常懒惰散漫,责任感不强,经过部队大熔炉的历练,让他“脱胎换骨”。刘树清拿最简单的叠被子来举例,“叠被子看似简单,但不用心不动脑的话也叠不好。举一反三,慢慢地我在做其他事情上也学会了仔细观察,周全考虑。退伍回家后,家人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一个人,成熟稳重了。”刘树清说,思考再三后,今年他再次应征入伍,“希望这次能扎根部队。”
21岁的李雨谦也是二次入伍,已经迅速适应新的军营生活。新兵刚入伍,站军姿超过半个小时就有些困难,但对李雨谦来说“根本没有感觉”。因此,他们这些有经验的新兵也成了其他战友们的羡慕对象。“战友们会来请教我一些问题,我在生活和训练上也会帮帮他们。”
双胞胎兄弟携手走进军营

“刘炎东!”“不好意思,我是刘炎昆,你认错人了”……这一幕最近经常发生在双胞胎兄弟刘炎东和刘炎昆的身上。这对兄弟出生于2000年12月,今年携手走进了军营,成为了海军新兵。哥哥刘炎昆说,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看战争片和军旅片,尤其喜欢特种兵,因此从小就对军营特别向往。
相比于哥哥的懂事听话,弟弟刘炎东则顽皮很多。“他很调皮,不喜欢受约束,所以高中三年,我住校,而他选择了走读。”刘炎昆笑着说。不过,遇到事情,兄弟俩总是会一起商量着拿主意。到了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得知哥哥准备应征入伍,弟弟刘炎东也坐不住了。他在哥哥的影响下,也对军营生活产生了向往,于是决定和哥哥一起报名参军。得知兄弟俩都想参军,刘炎昆的父母非常高兴。刘炎昆说,自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新兵训练结束后,能够到特种部队去当一名特种兵。而弟弟刘炎东的梦想是能够上舰,仗剑闯深蓝。
18岁的汤文博和汤文远也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也被分入了一个营。与刘炎昆兄弟俩不同的是,这对双胞胎兄弟从小就双双立志长大当兵。这缘于他俩上初中的时候,曾一起看过一段征兵的宣传片,“当时觉得军人太酷太帅了,看得热血沸腾。”哥哥汤文博说。从那以后,两人格外关注与军人和部队相关的内容。可能是入伍前两人做足了思想准备,因此新兵训练这些天,两人都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苦和累,“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要当就要当一名优秀的兵!”
大学宿舍出了海陆空仨新兵

在这些新兵中,大学生士兵占比六成以上。其中,20岁的陈鹏、21岁的张新阳以及23岁的刘熙环还是校友,都是复旦大学的学生。陈鹏大三在读,他在大学里是很活跃的“风云人物”,每天忙于各种社团活动。当他在校园内看到征兵广告时,突然产生了参军的强烈念头。“我觉得我太浮躁了,特别需要在部队的大熔炉里磨砺淬炼一下。”陈鹏笑着说。
来自河北的张新阳在中学一次写作文搜集材料的时候,被辽宁舰深深地吸引。再加上从小对大海的向往,大四时他应征入伍,“这也是我最后能参军的机会了,如果这辈子不当兵,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刘熙环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一名警察,成长在军警家庭,他从小就有强烈的参军报国的愿望。今年大学毕业后,学习优异的他被保送读研。也是怕超过年龄无法参军,刘熙环选择了暂停读研,应征入伍。
这些新兵中还有不少是与好朋友、好哥们相约参军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唐勃文已经考上了老家当地的选调生,得知大学舍友都要报名参军,唐勃文也放弃工作,与舍友相约一起应征入伍。“现在我们宿舍三个人入伍了,一个是空军,一个是陆军,我是海军。”唐勃文一脸骄傲地说。
22岁的李谦来自秋收起义的发源地江西铜鼓,从小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今年李谦和三个发小一起相约入伍。“他们三个分别去了火箭军、陆军和武警部队,我选择了海军。我们相约在部队要苦练本领,精忠报国。”李谦说。
特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