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9-新区之舞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

耀眼的会展产业之星

新闻    时间:2019年06月2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提到西海岸的会展产业,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必然无法绕开。从无到有,站在博览城门前抬头仰望宏伟的博览城建筑群,人们很难想象背后新区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五年来,积极承接国家战略,按照率先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勇于创新,开拓奋进,取得了辉煌成绩。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开放热土上,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从一粒种子落地生根,逐渐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大树,正是新区创业激情和实干精神的写照。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入驻伊始,便确立了“为国家海洋战略而来”的使命担当,以青岛市建设国际海洋名城为引领,对接西海岸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愿景目标,突出“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以会议展览为引擎,着力打造集展览、会议、酒店集群、商业、办公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项目一期部分于2018年8月投入运营,其中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酒店集群客房1万间,会议中心综合体面积13.2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将是中国北方综合规模最大、配套功能最齐的国际博览中心。
据了解,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在规划设计之初,便将时尚概念融入其中,学习杭州举办G20峰会、厦门举办金砖会议的先进做法,借鉴APEC美国会场、澳大利亚会场等发达国家的设计理念,聘请全球知名的美国HHCP公司、国内顶级的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突出时尚特色和传承创新,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国际会议中心外观设计采用丝带状铺开布置,在立面造型上引入海浪的流线型元素,寓意海上“丝绸之路”的北部起点,象征着在抢占“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机的同时,积极引领西海岸新的时尚、新的活力、新的发展;室内设计将青岛的海洋特色与传统的琅琊文化有机融合,在形式上表现出如同海浪一般的流线造型,在风格上凸显出琅琊文化鼎盛的秦汉时代特色。坚持美观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内部设置二十多个50~6000平方米面积大小不等的会议室,可承担贵宾接待、各类会议、高端论坛、新闻发布等功能,是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会址。会议中心设计方案在美国荣膺“2018年全球室内设计年度最佳公共空间设计大奖”。国际展览中心由12个矩形展馆组成,单馆面积1万平方米,地面承重3~5吨/平方米,可满足各种大型机械类、装备设施类展会的需求。整体设计采用当地历史遗迹“琅琊台”为造型意向,通过东西、南北各长550米的十字展廊连接,分成4大展馆组,每一组有3个展馆组成,每个展馆顶部为两个“台”状造型,共计24个“台”。该设计理念源于琅琊文化中姜子牙将“四时之主”封于琅琊台掌管四季变化,由四季衍生成12个月,进而衍生出24节气,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时尚特色得到较好体现。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投入运营以来,成功举办了青岛健康生活节、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全国标准化军民融合年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和重要展会,参展单位近万家,参展参观人数超过50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西海岸新区打造“会展之滨”城市名片注入了新的动能。
青岛市确立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和“学深圳、赶深圳”的目标,为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项目推进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将按照西海岸新区提出的“九个率先走在前列”的思路要求,也提出了五个“瞄准”的方面,努力打造成山东会展业的“新高地”:
瞄准国际市场,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展会; 
瞄准行业“巨头”,着力引进影响力超凡的全国大型展会; 
瞄准自主创新,着力培育具有时尚特色的自有品牌展会;
瞄准创业孵化,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现代会展产业集群;
瞄准综合效应,着力扩大提升会展的“双招双引”功能。
中铁·青岛世博城必将成为西海岸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招商引资引智的新平台、城市形象推介的新名片、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新品牌。
中铁·青岛世界博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