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0-好风胧月在清明

半岛都市报

好风胧月在清明
2019年04月04日

  记者走近四位器官捐献者家属——

有种逝去未曾远离,有种活着系于奉献

新闻    时间:2019年04月04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志愿者为奉献林里的捐献者献上鲜花。

文/图 半岛记者 李红梅

生命如花,每一位器官捐献者背后,都有一个无私、大爱、奉献的家庭,也有许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当生命不可挽救之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青岛市福宁园奉献林内的纪念碑上,今年新刻了313位捐献者的名字、这意味着,又有313位逝者奉献他人、延续生命。截至2019年4月3日,青岛市累计实现器官捐献700例,救治器官衰竭者2000余名,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父亲不孤单:身边有这么多人陪伴
3月30日,青岛市福宁园红十字生命奉献林内的纪念碑前堆满了鲜花,一位年轻人俯下身子,在刻满名字的纪念碑上仔细寻找。突然,他的手停了下来,反复抚摸着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用手指轻轻擦去上面的浮尘,眼角泛起泪光。“这是我父亲,去年12月初离开的。”30多岁的郑先生专程从外地赶来,悼念逝去的父亲。
郑先生的父亲去世时53岁,生前在青岛市城阳区务工,因突发脑出血陷入昏迷。作为父亲唯一的直系亲属,郑先生24小时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眼看着父亲情况越来越差,他当时很纠结:“救还是放弃,太难抉择了。”他想到捐献父亲的器官,但还是犹豫过:“我怕别人说我卖器官、不留全。”
考虑再三后,郑先生还是决定捐出父亲的器官:“生命只有一次,有多少人等着器官移植活下去?”郑先生红着眼圈说,父亲病发后5天就离世了,他的肝脏、肾脏和角膜,给别人带来了重生。
“以前我挺怕死的,但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反而看开了。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帮我,等到时机成熟,我也去登记志愿捐献器官。”郑先生说,人死了还不如把器官捐出来救别人,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每个人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可以献出一点力所能及的爱和善,真到了离开世界的那天,如果还能用这身皮囊挽救他人,岂非更加无憾此生?
“爸爸,愿您永生。”注视着纪念碑上父亲的名字,郑先生说,如果条件允许,以后每年都会来奉献林看父亲。“我觉得父亲这一辈子值了,至少比我做得伟大。父亲生前比较喜欢热闹,纪念碑上密密麻麻地刻着这么多捐献者的名字,他现在应该不会孤单,因为他在这里不是一个人。”
丈夫很伟大:像在战场上救了人
去年3月8日,47岁的李沧区居民夏长旭在驾驶校车送20多名孩子回家时,突发脑溢血。事发时,夏长旭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把校车稳稳停靠在路边,打开车门让孩子们安全下车。
夏长旭的妻子王妮如遇晴天霹雳,迅速赶往医院,但深度昏迷中丈夫一直没能再看她一眼,和她说一句话。在夏长旭救治无望时,王妮忍痛做出决定:将丈夫能用的器官捐献出来,给其他患者重生的机会。“2015年我妹妹患癌症走了,2016年我父亲去世,2017年我母亲患病走了,我家里有过病人,所以我很清楚,救一个人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他捐献的器官如果能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王妮说。
2018年3月13日,夏长旭去世成为青岛市第477例器官捐献者。据青大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医生透露,夏长旭的肝脏移植给一位50多岁的男性肝癌患者,角膜移植给两位角膜致盲者。得知丈夫捐献的肝脏和眼角膜让3位病人重获新生,王妮双手紧握激动地说:“就像在战场上救了3个人一样,太好了,太好了……”
夏长旭敬业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获评2018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提名奖。去年,夏长旭的儿子也按照父亲的遗愿,考上了大学。如果接受丈夫器官的受者健康活了下来,王妮说,她和孩子想见见他们,这样还能感觉到丈夫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不过,王妮的这个愿望目前还没有实现。
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和接受者之间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如果捐献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捐献者家人有关器官接受者移植手术后的情况,并可担任“捐”与“受”双方的纽带,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