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3-闲趣周刊

半岛都市报

闲趣周刊
2019年01月12日

黄土塑金猪,巧手扮新春

新闻    时间:2019年01月1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王小妮在制作泥猪。 王小妮制作的泥猪。
文/半岛记者 韩小伟
图/半岛记者 魏军

年关将近,年味渐浓。平度市东阁街道大十里堡的王小妮近期正忙着创作泥塑生肖猪,喜迎猪年新春。近几年来,她已经创作出了2000多头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泥塑小猪作品,更走进校园,走上街头,将泥塑文化传播开来……

闺中捏面塑,出嫁学泥塑

来到王小妮家,只见明亮宽敞的客厅,近乎成了一个“猪圈”:一头头长着大耳朵、长鼻子、活灵活现的小泥猪,在一头“头猪”的带领下,排着队伍,将客厅挤得满满当当。大泥猪足有60多厘米长,高三四十厘米,重量近40公斤,憨厚敦实,温顺可爱。而一头头三十多厘米长的小泥猪,有的在觅食,有的在打盹,有的在撒欢,有的在漫步,有的在嬉戏,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说起泥猪,王小妮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的妈妈手很巧,我小时候,家里每逢年节,妈妈都要做十二生肖花馍馒头。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跟着学,妈妈就将这门手艺传给了我。后来出嫁了,因为面塑不能天天做,而我又非常喜欢,恰好我丈夫是泥塑艺人,于是在他的指导下,我转而渐渐喜欢上了泥塑。”王小妮说,当时捏得最多的是十二生肖,其中对猪最为喜欢,感觉它憨态可掬,朴实温顺,并且又有“肥猪拱门,财富进门”的美好寓意,就这样,她转而集中注意力,专门制作泥猪。算下来,六年时间里王小妮制作了2000多只泥猪。
“只要条件允许,每天我都要做上三四个小时。”王小妮说,若是天气较冷,用来做泥猪的泥土结冰了,就没办法创作了。这让王小妮感觉手痒痒,只好把玩做好的泥猪“过手瘾”。

驱车几十里,只为寻泥土

制作泥猪时,王小妮聚精会神地坐在工作转台前,灵巧有力的双手不住揉捏着一块黑乎乎的泥巴,渐渐地一头宽额大脸的小泥猪就慢慢显出了身形。
据了解,王小妮捏制泥猪,选用的是当地坚实、细腻,成器硬度高、韧性好的黄土,然后经揉泥、塑形、雕刻、修整、阴干、烧制等多个步骤。“全过程都是自己来,从找泥土开始,一直到烧制。”她说,一年中有好几次,她丈夫开车拉着她,在附近寻找合适的黄土和黑土。近几年为了找到合适的泥土,他们都能开车跑出几十里路。
找到了泥土,要进行加工才能用作泥塑,也就是要“和泥”。“和泥可比和面累多了!每次和泥我都累得腰酸背痛,歇好几天才缓过来。”王小妮笑着说,去年他们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和泥机,再也不用人工来和泥了,这才算是解决了大难题。
制作一只泥猪不是一蹴而就的,王小妮说,因为使用的泥土中含有较多水分,要一点点地“堆”,塑形之后要晾一段时间,然后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在泥猪身上勾勒特殊的花纹或者制作独特的神态,然后就是阴干,阴干的过程会持续半个月到20天。
捏制泥猪已有六年时间,王小妮堪称技艺娴熟,然而一天时间也不过仅仅能够捏制一个。要是制作个头稍大的泥猪,耗时会更长,其中最大的那只“猪王”,重逾35公斤,她在丈夫的帮助下做了七八天才完成。
在王小妮家中有一台电窑,每到做成一批泥塑作品,就放满电窑开始烧制。烧制要持续一天一夜,中间还要根据泥猪的烧制情况调整火力温度。因此,整个烧制过程都要盯紧了,晚上要不时查看泥塑作品的烧制进程,王小妮就和丈夫分工,她上半夜盯着,丈夫盯下半夜。
“这个烧制过程也是摸索了很长时间才掌握的。刚开始上了电窑,连续好几窑的作品都烧爆了,掌握不了温度!”王小妮说。

融多种艺术,塑千面泥猪

这些年里,制作泥猪的过程中,王小妮也在不断创新:她在生肖猪的形态基础上,不断摸索、实践,又融合了民间剪纸、面塑、汉画像等艺术风格,最终巧妙创作出了这些不同造型、极具艺术价值的泥塑小猪。
这些泥猪身上,各个有着独一无二的“表情”不说,身上还有独特的装饰性纹路,有的是花纹,有的是汉字,透露出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
“王小妮捏制泥塑有十几年时间,捏制泥猪也有六年了,我几乎是看着她成长起来的。她的手上有小时候捏面塑的良好功底,又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学习,加上女人特有的细致、耐心、专注,而今她捏制的泥猪,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猪的憨厚、温顺、朴实等特点,表现得无比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对‘非遗’的传承、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平度市文化馆原馆长陈传瑜评价说。
“我捏泥塑,开始就是因为喜欢,而这么多年,也没有多想,就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自己的手艺,让每一件作品都能让自己满意。”怀着如此谦卑态度的王小妮,在泥塑小猪的道路上苦心钻研,技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收获
力推民间泥塑 作品走出国门
出于对泥塑艺术的热爱,王小妮一直想把泥塑这门古老的技艺好好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她身体力行地推广泥塑艺术。
王小妮经常走进校园,或者走上街头,手把手免费教人们捏“泥塑猪”,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泥塑这门手艺。这其中,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她说,截至目前,她接待过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学生前来观摩学习,并走进平度实验中学、广州路小学等多所中小学,传授泥猪制作知识,受众近4000人。
王小妮说,在将近4000人中,有一些人了解了泥塑艺术,其中不少人还会动手尝试一番。
“很多人喜欢这个,也愿意尝试。”王小妮说,从她小时候学习面塑,到后来专心于制作泥猪,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乐趣,也掌握了很多技巧,她就尽量把这些心得体会传授给感兴趣的人,连邻居也都跟着她学过制作泥猪。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技艺开始渐渐兴起,王小妮说,她也看到了泥塑作为其中一个门类的独特魅力。不少人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在王小妮的指导下,也能制作出具有特色的泥塑作品。这样的作品作为礼物或者纪念品,都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据了解,因为泥猪美好的寓意以及独特的制作手法,王小妮的作品很受欢迎,被当作了收藏品,屡屡成为礼品走出国门,送往日本、韩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