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3-深读新闻

汽车产业今年稳破千亿大关

“三民”活动将陆续亮答卷,首批6部门接受市民监督评议

新闻    时间:2017年12月05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12月4日,2017年市政府部门“三民”活动启动各政府部门亮年度“成绩单”的程序,今后几天陆续将各部门的工作亮点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的监督评议,为本月中旬举行的政府“一把手”现场述职接受市民打分做铺垫。首批亮相的包括市发改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等6个部门。”

市发改委
精准招商,到账外资占全省50%


2017年4月,李克强总理视察山东,提出建设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战略构想。省委、省政府全面部署,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牵头48个市直部门和各区市、功能区,凝心聚力,奋勇争先,立即制订工作方案,第一时间上报《关于青岛市建设泛济青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报告》,率先编制《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以“五张清单”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实施。
“重点空间规划清单”推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提出构建“四区一带多园”引领、全域联动的新旧动能转换布局,打造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和国家东部地区率先转型发展的增长极。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高新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四大国家战略承载区加快发展,西海岸新区加快争先进位,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和增幅分居19个国家级新区第三、第二位。高新区成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蓝谷成为第一批省级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试点。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20个重大项目集中落户。胶州湾老城有机更新示范带总体规划和8个片区规划统筹编制。胶州、莱西、平度等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一业一策’产业发展清单”旨在推进“双百千”行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实施“双百千”行动方案,发布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工业、农业、建筑业五大领域98个细分行业计划,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发展。
“重点项目服务”清单推进投资提速和项目建设。建立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开展“千个项目进现场、项目进展月调度、项目提速大督查”等活动,推动总投资过万亿元的1200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1-10月,118个项目新开工,118个项目竣工。20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在建196个,完成投资1533.4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重大事项争取”清单中将50余项重大事项纳入省总体方案。将涉青重大事项逐项分解、卡实责任,及时调度通报争取情况。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头带队到国家部委对接争取,各部门分工负责。支持青岛(古镇口)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研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创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创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50个事项得到国家部委支持,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建设总体方案。
“产业精准招商”清单,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引进落地。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金融、总部会展、科技研发、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20个领域,集中走访世界500强及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央企百强、省属重点国企、民营企业500强等重点企业,推进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全市共走访企业5064家,新增签约项目558个,总投资3131亿元;实际到账外资64.9亿美元,增长10.3%,占全省的50.2%;实际到位内资1508.8亿元,增长11.7%。宜家家居、修正药业、曙光电子、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市经济信息化委
汽车跻身“千亿级产业”


近年来,本市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成功入选全省唯一、全国第六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今年本市滚动推进总投资2488亿元的432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科院轻型发动机、海尔“中央空调4.0”等83个项目竣工投产,2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项目,4个项目列入全国工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30个项目入围“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库。1-10月份,在工业投资整体不振的形势下,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171.8亿元,同比增长11.7%,时隔三年重回两位数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3%,分别高于全国0.73、全省0.43个百分点。
还启动“双集聚双示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区)试点建设,开展“千企招商大走访”活动,跟踪推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设计、通用飞机、高端轴承、生物医药等40多个高端装备、高技术制造和新兴产业大项目。其中,工业转型升级基金参股规模达到22.5亿元,累计为本地21个项目完成股权投资2.8亿元,吸引3家外地企业将总部迁入本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分别比规上工业高4.5和4.3个百分点;50个产业集聚区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63.2%。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行业在今年昂首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上汽通用五菱乘用化改造项目,北汽新能源汽车,力神动力电池、国轩电池二期项目,上汽通用五菱高端乘用车、一汽解放电动商用车项目等集中发力,1-10月份,汽车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12亿元,同比增长25.9%,全年产业将稳破千亿元大关,成为继机械、家电、石化、食品、服装、电子信息之后本市第7条千亿级产业链。
产业发展依靠强大的创新动能。本市今年立项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2192项,新认定417项市级“专精特新”产品(技术)、19个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与关键核心零部件,新培育1个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0个“隐形冠军”;我省启动首批14个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本市中车四方股份、海尔、青岛歌尔科技、哈工程船舶科技等企业分别牵头承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家电智能制造、虚拟现实、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4个创新中心。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185个产品列入“青岛名牌”培育计划,东方时尚中心获批全国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12家企业(产品)入选全省消费品工业“三百工程”。
1-10月份,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1626.5亿元,同比增长15.7%。选树354个互联网工业“555”试点培育项目,数量居同类城市首位。还坚持政策扶持与减负降本双向发力,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负70多亿元。

市科技局
新药进临床,造福化疗患者

2017年,市科技局明确25个高技术产业未来5年发展计划,着力推进仪器仪表、虚拟与增强现实、可穿戴智能设备等8个细分产业培育发展。加快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总投资近23.5亿元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实验室等4个重点项目立项实施。海洋国家实验室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获批国内首个虚拟现实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智能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微电子创新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开展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固态锂电池、轻质高强铝合金、3D金属打印粉末材料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通过“中科系、高校系、企业系和国际系”四条主线引进建设的高端研发机构达48家,集聚高端人才4700人,与近千家本地企业开展合作,带动仪器仪表、海工装备、航空航天、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发展。本市将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受理由一年一批改为两批,并增设异议申辩环节,力争符合条件的企业“一个也不能少”,全年申报1344家,同比增长88%,总数将突破2000家。
创业孵化连续3年列入市办实事,累计认定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20家,国家级创业孵化载体总量突破110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孵化器累计入驻企业1.3万家,毕业701家,培育高企230家,上市(挂牌)116家,带动就业7.7万人。年内各类孵化载体服务创业企业1万余家次,创客10万人次。创新成果交易模式,首次进行“互联网+”拍卖,累计挂牌成果4024项,成交466项,成交额8.4亿元,全市技术交易额将突破120亿元。推动股权融资,新组建基金6支,孵化、天使等各类基金总数达30支,累计为185个项目投资8.38亿元。强化债权融资,通过担保、保险等手段的增信作用,为101家次中小企业提供3.42亿元贷款,累计为449家次中小企业提供14.8亿元贷款。其中广受欢迎的专利权质押保证保险贷款政策范围扩大至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累计为74家企业提供2.61亿元信贷支持。
1-9月,全市发明专利授权4222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08万件,均居全省首位。20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车四方获批国家专利战略引导计划项目,并与海尔同被授予省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品牌单位。促进专利运营,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重点城市,国家给予2亿元支持。积极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海尔专利运营子基金年内正式运营。加强专利保护,开展“护航”“闪电”等专项行动,全年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60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本市首次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入选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市。
在科技惠民方面,截至10月底,本市累计推广各类新能源车辆4.4万辆,建成及在建充电设施1.4万个。围绕重大和地方疾病治疗,组织开展近50项临床研究。启动实施“海洋生物医药开发计划”,布局研发一、二类新药和生物功能制品30项。创新药物研发取得突破,I类新药“重组人白细胞介素”进入临床,可有效提高肿瘤放化疗患者免疫力;全省首个人用乙型脑炎灭活疫苗进入III期临床。
制图/任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