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11-闲趣周刊

半岛都市报

闲趣周刊
2017年11月12日

民艺传承大情怀纸上得来不觉浅

  七旬翁宋文铎21年巧手剪裁创出立体剪纸,“反卧”书法更是一绝

新闻    时间:2017年11月12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肖玲玲

从21年前简单的双喜字,到如今各式题材的蝶舞飞扬;从传统的平面剪裁,到新颖的立体剪法……今年75岁的宋文铎不拘章法爱创新,秉持与世无争却跟自己争的信念,着眼于自己手头上的事,不断突破,做好,做精。
“猪儿肥,肉儿香,一家吃,溢满庄”“望月何须推窗”“请珍惜这一抹月牙”,宋文铎还用或逗趣或文雅的文字为剪纸配文,并用自己自创的反卧书法写就,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品,表达他对纯粹的美的追求。

醉心剪纸,表达对美的追求

来到位于银川路18号宋文铎老先生的工作室,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摆放在工作室中间的乒乓球台,只是球台上没网架,也没有乒乓球拍和乒乓球,而代之以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两把小剪刀,外加散落四处的红纸,还有一块玻璃板下压着剪好的小鱼。这个乒乓球台就是宋老先生的工作台。
随手从桌上拿起一张正方形的红纸,几番折叠再剪上两刀,然后再展开再剪再折……一张红纸,两把小剪刀在宋文铎手中跳跃舞动,不到5分钟,再次展开的纸张就由原来的普通红纸变成一条憨态可掬的小胖鱼。“可爱吧?”宋文铎拿着自己的作品笑道。今年已经75岁的他虽已发白如雪,但整个人都散发着年轻的活力,脸上总是挂着笑,说话条理分明又不失幽默。而当记者问道他是什么时候学的剪纸时,他敏锐地抓住了“学”这个字。
“很多人问过我跟谁学的,其实……”宋文铎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卖关子说道,“我是跟它学的。”语气调皮又认真。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在1996年时开始剪纸,当时他已经54岁,要说契机,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那时候我们单位年轻人结婚,总是我第一个知道,因为我要帮他们布置婚房,剪双喜字。”当然这只是一个插曲,到底是会剪纸引来“粉丝”捧场,还是“粉丝”敦促使得剪纸手法越来越精益,宋文铎直言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他并没有多做探究。不过,他坦言,醉心剪纸,究根结底就是为了追求美。并且,在他那里“剪纸并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表达对美的追求的手段”。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被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更多的外在的东西,但宋文铎则更愿意关注它本身,通过剪纸,表现对美的追求。

自由剪裁,剪纸没有对与错

环顾宋文铎的工作室,一切给人一种自由洒脱之感,可任由在其上、在其中自在发挥。宋文铎说,他的剪纸不是“学院派”,而是“自由派”。这从其所处环境也可见一斑。那何谓剪纸的自由派呢?
提到剪纸,很多人会想到一些标签,民间的、传统的、老的、喜庆的……而在宋文铎这里,你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一把剪刀,一条金鱼,他能剪出传统味道,也能剪出卡通效果,不拘一格。宋文铎告诉记者,剪纸确实需要技巧,先剪难的再剪容易的,细节之后再剪外围轮廓等。但在他看来,这下剪之后,便无对错,“就算过程中与之前的设想不符,但只要纸张不剪断,换一种剪法一样能化腐朽为神奇。”他告诉记者,剪纸并不只有一种剪法,“我剪圆的,你剪成方的也行,剪纸没有对错,怎么剪都行。”
“剪纸的章法就是没章法!”宋文铎说。所以,他的剪纸承袭传统,却又突破传统,不局限自己的思维,“新想法一个个冒出来”。不断地思考创新,不断地尝试新东西,这才使得他剪刀下的作品表现出更丰富的活力。

不拘一格,自创“反卧”书法

“猪儿肥,肉儿香,一家吃,溢满庄”。逗趣的描述,配图则是一只蠢萌蠢萌的剪纸小肥猪。宋文铎将剪纸小猪贴到裁好的硬纸板上,再配上独具特色的反卧书法,装裱之后,就成为一幅精彩的作品。所谓“反卧”书法,就是他笔下的字,需要左右横卧下,再前后翻(反)过来,就能看清字的本来面目了,如同照镜子。这是宋文铎前些年自己琢磨出来的一种方式,并自己取了名字,非常有特色。
一只小狐狸怀抱爱心,配文“我也有爱心,为啥叫俺狐狸精,郁闷、郁闷”……宋文铎说,他的配文都是创作时即兴发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他的作品从不限内容、不拘形式更不限颜色,想到什么就剪什么;他从不会给自己规定剪纸时间,想什么时候剪就什么时候剪……另外,不论是小猪、蝴蝶或是其他题材的剪纸,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形象。而配文也不光是幽默逗趣的文字,也有“望月何须推窗”“请珍惜这一抹月牙”等简单又不失哲理的文字。
不管是谈笑间,还是作品中,总能从宋文铎的身上感受到那种自由洒脱的气质,好像什么都不在乎,却又能将一切都做好。“这就是一种心态吧。”宋文铎告诉记者,性格使然,他从小就与世无争,不愿理会他人目光,专注于自己又严格要求自己,“不争,也争。不与别人争,就跟自己争。”不断突破、刷新自己。而映射到他的剪纸中,就是不断做到最好,“做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构思巧妙,剪纸也能立起来

虽极具艺术气质,但宋文铎倒没有从事过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而且,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理工男”,上学时攻读数学专业,毕业后辗转北京、天津两地,最后来到青岛大学当上了数学老师。虽说学的专业跟剪纸八竿子打不着边,但宋文铎坦言数学思维对剪纸也有不少影响,“有比较好的空间感。”这可以让他在创作中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
在宋文铎工作室的立柜中,除了摆放的各种艺术类、文学类书籍,再就是他的剪纸作品了,而且是无装裱的剪纸。那剪纸怎么能摆放起来呢?还别说,在宋文铎这里,剪纸真能“立”起来,因为他突破平面剪裁技法,创作出了立体剪纸。立体的鱼,立体的蝴蝶,立体的蜻蜓……颜色多彩,鳞片鲜明,翅膀扑棱,3D立体式还自带底座,摆在那儿就是一件艺术品。“我是从去年开始尝试立体剪纸的。”宋文铎认为,传统的东西再好,也得与时俱进,得有创新。据他介绍,立体剪纸,剪起来的手法其实和平面剪纸一样,“难就难在构思上。”不过,得益于自己的数学思维,再加上“反卧”书法的日渐精益,以及自己爱琢磨的性子,虽难些,他也能游刃有余,乐在其中。
■链接 齐鲁剪纸 万种风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宋总业

剪纸在山东民间有着深厚的底蕴,手巧的“伎俩人”将剪花样子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广为流传。刺绣花样、喜庆礼花、窗花、顶棚花等大多是家庭妇女用剪子剪成;门笺、灯彩一般由专业艺人用刀刻制。山东民间剪纸的艺术风格也因地而异,胶东窗花精致细腻,鲁北窗花粗犷豪放,苍山的挖补门笺绚丽华美,莒县的五色门笺图案古朴,鲁西南的刺绣花样线条流畅,荣成的纸斗花纹形象洗练,各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胶东农家多采用栅栏状直棂窗和方格窗,妇女剪的窗心将一个比较大的完整形象分成若干块,这种窗花因跨越了窗格,故为“窗越”。莱州的墙花就等于农村室内的壁画,尺寸很大,如“三娘教子”“断桥会”等,人像有60厘米高。而蓬莱的小剪纸却是农村妇女用剪剩下的纸头即兴剪些小动物和花果,每件只有2至4厘米,可说是最小的窗花。此外,郯城的挂门笺形状如小幡,纹饰如人胜。古人有用幡胜表达意愿的习惯,作为新年吉兆。从幡胜到门笺,从丝织品到五色纸,已历经了千余年风雨。
高密剪纸在中国剪纸百花园中也是独放异彩。它历史悠久,取材广泛,技法融江南剪纸之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一炉。从农舍的门窗、棚顶到箱柜、衣橱都有剪纸装饰。制作一般不打草稿而放剪直下,其特色是常用锯齿纹和挺拔的线条相结合来构成形象。剪出了玲珑剔透,纯朴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在五谷庄稼、生肖胖娃、牡丹鸳鸯、白蛇西厢等作品中,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