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QG03-市南社区报

半岛都市报

市南社区报
2017年08月10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新闻[A02]新闻评论[A03]关注九寨沟[A04]关注九寨沟[A05]广告[A06]关注九寨沟[A07]关注九寨沟[A08]关注新疆[A09]相见欢[A10]相见欢[A11]广告[A12]城事新闻[A13]城事教育[A14]城事动向[A15]城事动向[A16]城事民生[A17]城事民生[A18]城事关注[A19]专题[A20]城事发布[A21]城事发布[A22]城事警法[A23]城事看点[A24]城事社会[A25]城事福彩[A26]文体新闻[A27]文体综艺[A28]文体关注[A29]文体竞技[A30]天下新闻[A31]天下时局[A32]半岛圈分享[B01]青春万岁[B02]青春万岁[B03]青春万岁[B04]青春万岁[B05]青春万岁[B06]青春万岁[B07]青春万岁[B08]青春万岁[B09]青春万岁[B10]青春万岁[B11]青春万岁[B12]青春万岁[B13]青春万岁[B14]青春万岁[B15]青春万岁[B16]青春万岁[B17]青春万岁[B18]青春万岁[B19]青春万岁[B20]青春万岁[B21]青春万岁[B22]青春万岁[B23]青春万岁[B24]青春万岁[B25]青春万岁[B26]青春万岁[B27]青春万岁[B28]青春万岁[B29]青春万岁[B30]青春万岁[B31]青春万岁[B32]青春万岁[B33]青春万岁[B34]青春万岁[B35]青春万岁[B36]青春万岁[B37]青春万岁[B38]青春万岁[B39]青春万岁[B40]青春万岁[B41]青春万岁[B42]青春万岁[B43]青春万岁[B44]青春万岁[B45]青春万岁[B46]青春万岁[B47]青春万岁[B48]青春万岁[B49]青春万岁[B50]青春万岁[B51]青春万岁[B52]青春万岁[B53]青春万岁[B54]青春万岁[B55]青春万岁[B56]青春万岁[B57]青春万岁[B58]青春万岁[B59]青春万岁[B60]青春万岁[B61]青春万岁[B62]青春万岁[B63]青春万岁[B64]青春万岁[QA01]市南社区报[QA02]青春万岁[QA03]青春万岁[QA04]青春万岁[QB01]中韩新闻[QB02]中韩新闻[QB03]中韩新闻[QB04]中韩新闻[QB05]中韩新闻[QB06]中韩新闻[QB07]中韩新闻[QB08]中韩新闻[QG01]市南社区报[QG02]市南社区报[QG03]市南社区报[QG04]市南社区报

听老兵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

纪念建军90周年,本报采访历经战火的三位老英雄

新闻    时间:2017年08月10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英子

他们十多岁时就已入伍,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现在年龄都已90岁以上,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时,他们依然思路清晰,话语铿锵有力。他们就是青岛警备区第四干休所的李达权、时福忠、张昌三位离休老干部。离休后,三位老英雄们生活依然精彩,不忘发挥余热,支持国家和军队建设。

[ 革命风采 ]
>>>李达权 小学毕业后就帮着八路军送情报
“小学毕业后就帮着八路军送情报、送信了,1941年时入伍。”今年91岁的李达权首长和记者说道。记者了解到,李达权曾担任过东北抗日联军冀东独立团一营副营长兼教导员、第26军78师副师长、师长等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1年2月8日,李达权所在的19兵团到达抗美援朝的基地沈阳,当他们赶到鸭绿江畔的安东时,安东完全是一片临战状态,为了迅速过江,兵团在铁道兵、后勤运输部门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在鸭绿江大桥两侧架起了长长的浮桥,六十三军和六十五军一左一右过浮桥,六十四军走铁桥,兵团指挥机关则乘坐几节专列开过了铁桥,全兵分四路顺利渡过鸭绿江。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战斗打响,后经过50多天的连续奋战,兵团歼灭敌人8万余名,迫使敌人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自此,朝鲜战场开始了边打边谈的局面。
“前年,我有幸作为东北抗联老兵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李达权表示,过去场景还历历在目,枪林弹雨中,有些适合自己慢慢回忆品味。
李达权(左)、张昌(中)、时福忠(右)合影。
>>>张昌 连续打十多个小时的鬼子是常事
>>>时福忠 少年参军,8年后与家人团聚
曾任山东德州军分区司令员,1925年出生于江苏省射阳县的张昌,15岁时便加入到新四军第三师。“抗战时期,有什么就吃什么,有时候一天吃一顿饭,也要硬着头皮继续打鬼子。”
据张昌介绍,开辟一个新地区时,当地很多情况不能及时了解,人生地不熟,粮食很多都被国民党控制,一时难以供应,经常是饿着肚子打仗。“1942年,日本在江苏一带大扫荡,我们新四军八旅从晚上12点左右开始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三四点钟。”张昌告诉记者,像这样一连打十多个小时的鬼子是常有的事,但是再苦再累,也要勇敢往前冲。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相对比较优秀,我的小学老师杨天骥便经常和我讲些当时的形势和抗战的事情,有意培养我报效国家这块,后来知道老师是武工队的。”今年90岁的时福忠和记者说道,1944年,杨天骥所在的武工队驻扎在他们村,晚上时福忠出来玩的时候发现老师是武工队的,便要求加入武工队。
“当时老师不同意我加入,觉得我年龄小而且应该读完初中,但是我当时已拿定主意要跟着老师走。”据时福忠介绍,7月份一天晚上,他偷偷跟着武工队走了两个村子,后来老师发现后让他回去,时福忠就一直跟着老师,不管老师怎么劝也要跟着大部队一起出发。
“当时家里人都不知道我参军去了,后来村里的国民党、汉奸知道后便经常去我们家找家人的麻烦,村长便找人把我们家前边的门用砖堵上,在后边开了个小门,告诉别人我的家人搬走了,这才让家里安稳过了几年。”时福忠说道,他是滨州沾化的,1952年,行军到滨州附近时,才顺路回家与家人短暂相聚。
据了解,时福忠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82年离休,享受正团级待遇。“能被安排到青岛警备区第四干休所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离休后生活依然很充实。”
■寄语年轻人 保卫国家,敢于担当
据青岛警备区第四干休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曾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干部们,离休后依然不忘发挥余热,按时上缴党费,有的还每年多交出5000多块钱用于军队建设,每次遇到抗震救灾等捐款时,每人至少捐2000块钱。现在每天下午,老首长们都会到干休所文化活动中心下象棋、打扑克、玩球等,每周三下午还会集体开展学习。“我们经常统一出去参观、游玩,每天还会读报、看书,写写回忆录等,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精彩。”张昌说道。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到来之际,李达权、时福忠、张昌三位老英雄们齐祝所有军人节日快乐,并寄语年轻人,踏实工作,为民服务,保卫国家,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