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26-人文青岛

半岛都市报

人文青岛
2017年05月16日
文字版选择版面>>
[A01]头版新闻[A02]新闻评论[A03]你好,一带一路[A04]你好,一带一路[A05]深读新闻[A06]深读·关注[A07]深读·关注[A08]城事新闻[A09]城事·看点[A10]城事·旅游[A11]半岛影像[A12]城事·民生[A13]城事·看点[A14]城事·社区[A15]城事·区域[A16]城事·发布[A17]城事·社会[A18]城事·社会[A19]城事·财金[A20]文体新闻[A21]文体·关注/连载[A22]文体·关注[A23]文体·竞技[A24]i运动[A25]人文青岛[A26]人文青岛[A27]人文青岛[A28]最女人[A29]最女人·悦读/时尚[A30]天下新闻[A31]天下·时局[A32]半岛圈·分享[KA01]市南社区教育[KA02]市南社区教育[KA03]市南社区教育[KA04]市南社区教育[QA01]市南社区报[QA02]珠海路·民生[QA03]珠海路·楼座[QA04]珠海路·家园[QC01]市南社区报[QC02]湛山·家事[QC03]湛山·家音[QC04]湛山·家趣[QE01]市南社区报[QE02]八大峡·民生事[QE03]八大峡·邻里情[QE04]八大峡·港湾风[QF01]市南社区报[QF02]江苏路·闻新鲜[QF03]江苏路·看身边[QF04]江苏路·读信息[QG01]市南社区报[QG02]金门路[QG03]金门路[QG04]金门路[QJ01]市南社区报[QJ02]八大关·要闻[QJ03]八大关·和谐[QJ04]八大关·服务[QK01]市南社区报[QK02]中山路·建设[QK03]中山路·服务[QK04]中山路·品味[QM01]市南社区报[QM02]云南路·民生事[QM03]云南路·民生事[QM04]云南路·民生事[QN01]市南社区报[QN02]八大湖·看热点[QN03]八大湖·邻里情[QN04]八大湖·品社区[QP01]市南社区报[QP02]香港中路·关注[QP03]香港中路·城事[QP04]香港中路·关注

歌功颂德筑刻石踏遍山野寻秦碑

秦始皇父子琅琊刻石历经沧桑,藏书家孟昭鸿等人找回瑰宝

新闻    时间:2017年05月16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图/孟庆泰提供(署名除外)

在青岛市博物馆,一座刻石并没有引起半岛记者的特别注意,因为它的上面有三个小字“复制品”,而且刻石上字迹并不清晰。然而,当得知一位曾经在青岛寓居十几年的藏书家与刻石的故事后,才知道:原来,刻石很珍贵,距今已两千余年,约十余处如今只剩下泰山和琅琊两处,且琅琊刻石有八十六字,泰山刻石仅有十个字,弥足珍贵;原来,刻石能够保存下来历经沧桑,不少人曾为它付出辛劳汗水,包括著名藏书家孟昭鸿。如今,刻石的真身,收藏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里,而孟昭鸿和他的家人留在了青岛。本期,我们关注大儒孟昭鸿与秦碑琅琊刻石的动人故事。
一座石碑 两千年,风雨蚀,刻石四散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站在琅琊山上,遥望一统江山,心中大悦,遂“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这座刻石,便是后来驰名天下的琅琊刻石。
统一大业甫一完成,秦始皇开始大张旗鼓东巡,他号令三万黔首,也就是百姓迁到琅琊,夜以继日,增筑琅琊台,建成函谷关外规模最大琅琊台行宫。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用琅琊山夯土筑就的。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
秦始皇对琅琊台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这里风景秀丽,“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还因为从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的许多帝王曾来这里祭拜。越王勾践就曾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琅琊山成为帝王、诸侯祭拜的标配,在大业根基不稳之时,秦始皇自然不会放过显示大国强盛的机会,同时也想以此安抚民意,亦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颂秦德,明得意”。琅琊刻石文字优美,有496字,文字之多,为全国之最,其中,正文289字,四字韵文,言筒意赅,虽为群臣颂德之辞,却是彪炳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附文207字,记录随从大臣的名字和议立碑刻的事迹,碑文为李斯所书。
另外,秦始皇来琅琊山还有关键的一层含义:寻找长生药。秦始皇虽然君临天下,他唯恐寿命不长,因为他的爷爷就在44岁时去世,父亲庄襄王34岁去世,东巡琅琊时他已经40岁,古人不长寿,已进入末年。加上秦始皇自小在赵国受难,长期营养不良,患有多种病症,据称又长期被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所困,他更是妄想尽快得到长生不老之术。
如此一来,秦始皇惶恐不安,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不想很快拱手让人,他连太子都没立,意图多统治些时日。听说琅琊台有“海上三神山”,齐威王、燕昭王都曾找寻长生药,秦始皇也动了心思。于是,派出方士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从琅琊港出发去寻找妙药。没想到,秦始皇没能等来长生药,公元前210年却死在了东巡路上。
秦始皇亡故得很突然,他的儿子胡亥秘不发丧,待杀死了自己的手足后,立刻即位,也就是秦二世。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巡至琅琊台,在始皇所立刻石旁刻其诏书和大臣从者名,据传也出自李斯之手。
刻石历经风雨剥蚀,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为官密州(诸城)时,曾记述云:“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二十八年亲巡东方海上,登琅琊台观日出,乐而忘归,徙黔首三万家于台下,刻石颂秦德焉。二世元年,复刻诏书其旁,今颂诗亡矣,其从臣姓名仅有存者,而二世诏书具在。”时间推进,到了宋政和元年(1111),金石学家赵明诚,偕夫人李清照,曾回故里诸城,去琅琊台摩挲刻石,作了深入考证,他在其名著《金石录》中记述:“秦琅琊刻石,在今密州(诸城),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
岁月沧桑,刻石仍然经受着考验。
根据《诸城县志》记载,从赵明诚之后,“金石之书不能知其存亡”。琅琊刻石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直到400多年后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诸城知县颜悦道,重修琅琊台时将残存刻石找到,镶嵌在石碑,并在台顶修建海神庙和礼日亭,后人陆续在此树碑,史称七十二通龙头碑。后来庙、亭、碑尽毁,仅台基遗存尚好。琅琊台自山腰以上,三层台基层次分明,均系夯土筑成,部分地段由砖、石所砌,上中常发现秦砖、汉瓦、陶片。山南、山北还发现了筑台时铺设的陶制水管,台下海边还有蓄水池。
又过了一百多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诸城知县宫懋让见刻石裂,熔铁束之。清道光年间,铁束散,刻石碎。后诸城知县毛澄筑亭覆之,但最终还是散失。
时光流转,云水两千年。就这样,刻石从歌功颂德的石碑,变成粉身碎骨的碎石,进入百姓的院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