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37-人文青岛

新闻    时间:2017年04月1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黄公渚(1900年~1964年),名黄孝纾,号匑(gong)厂,别号霜腴。福建闽侯人。自幼受家庭熏陶,擅古典文学,专诗词歌赋,骈文四大家之一,擅山水画。1924年受聘于上海著名藏书楼“嘉业堂”工作,同时在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兼任教职。1934年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在北京以教书为生。1946年又返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柳已青工作室,您也可以通过renwenqingdao@163.com或拨打电话80889509联系我们。
□柳已青

江南才子,左海三黄,骈文四大家之一,隐然为东南大师,这些赞誉加诸一身,成为黄公渚的人生底色。
黄公渚,以字行。原名黄孝纾,号匑厂,别号霜腴。“人物一时重雁行,君家声誉旧无双。”这是张伯驹为黄公渚所作词中的一句。道出了黄公渚的家世,他和弟弟黄君坦、黄孝绰都是民国文林的雅士。黄公渚的青少年时代在青岛度过。虽然是客居青岛,黄公渚成为青岛的一张文化名片,在青岛画坛堪称执牛耳的人物。
黄公渚幼年习画,受林纾影响,以山水为长。后效沈周、文征明、李流芳等名家,得黄宾虹指教,技艺猛进。“晚年师法造化,搜妙创真,笔力刚健、力透纸背,信笔拈来,妙合自然,诗、书、画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黄公渚喜爱崂山,一生不同时期多次登临。崂山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丹青笔墨画崂山,诗词歌赋咏崂山。著有《劳山集》,全集分为三部分:《东海劳歌·词之部》、《劳山纪游集诗之部》、《辅唐山房猥稿·文之部》。在诗之部、词之部的卷首有许多当时的社会名流題词。题词作者有叶恭绰、瞿宣颖、龙元亮、许宝衡、夏仁虎、王琴希、朱西溪、吴则虞、黄云眉、张伯驹等人。词之部中每阙词都附有当代诗词名家的点评。一部《劳山集》,囊括文人墨客,皆是名流俊彦。藏书家董康推崇黄公渚的诗:“萧廖高奇,有千仞揽辉之概。”
黄公渚在古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古典文学、金石学及文物鉴定等领域也有相当高的造诣,受到当时学界的普遍推崇。他的著作很多,有《匑厂文稿》(陈三立题签)、《匑厂词乙稿》、《劳山集》。
一代国学大家,致力于传承传统文化,重视普及古典诗文,三十年间编选校注了多部诗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周礼》《周秦金石文选评注》《两汉金石文选评注》《天问达诂》《玉台新咏》《欧阳永叔文》、《欧阳修词选译》《黄山谷诗选注》《钱谦益文》《晋书》等入选“万有文库”“学生国学丛书”“新中学文库”。笔者在孔夫子网上买到一本《楚辞选》,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黄公渚与陆侃如、高亨合作选注,1956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三位山大教授友情的见证。
1934年,黄公渚被山大校长赵太侔聘为教授,来青岛山大中文系执教。他为中文系学生讲古典文学,开设的课程有“古今体诗及习作”、“词及习作”、“汉魏六朝文及习作”、“唐宋以降文”等课程。抗战胜利后,山大在青岛复校,他讲诗词及“目录学”。
从黄公渚开的课程,可见他的授课特点:鉴赏与习作并重。他讲授古典诗文时,讲文章,就要学生摹写文章;讲诗词,就让学生练习作诗、填词。
黄公渚其人其文,让人想起这样一副联语: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上世纪50年代,黄公渚与山东大学中文系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合称“五岳”。
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济南。随着山大教授前往济南,岛城风流烟消云散。黄公渚因为年事已高,得到山大校长成仿吾的照顾,准许留在青岛,带研究生。他成为岛上孤单的名士,守护着一脉文雅。
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黄公渚都安然无恙。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他住在观象二路3号的一座两层小楼,他的书房名为“七十二叠山房”,他以为藏身藏书楼之中,就会避开历史的风浪。
黄公渚经常为博物馆鉴定字画,在“四清运动”中,被人诬陷“以真伪假”。另外,他的字画被人在香港拍卖,这被视为走私字画之举。1964年冬,在济南带研究生的黄公渚,被揪出来批斗。一介瘦弱书生,为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清白,在泉城自缢身亡。
千古文章未尽才,64岁的黄公渚本到了治学的金秋,本该奉献出累累硕果,结果一叶小舟倾覆于政治运动的巨浪之中。《清词纪事》《三唐诗品》《中国词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等书稿没有完成,他没有料到,他去世之后,他的这些手稿被烧毁。
黄公渚一生,在青岛生活的时间最长,他守望着崂山。如同一朵出岫的白云,最终被莫测的罡风撕碎,吹散,消逝于海天深处。
观海二路3号甲黄公渚故居两层的小楼今犹在,经历沧桑,物是人非。黄公渚,这位岛上最后的名士,如同广陵散,曲终人亡,让后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