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22-人文青岛

体坛健将 杜诗权威

新闻    时间:2017年02月28日    来源:半岛都市报


——山大教授萧涤非侧影
1933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
上世纪50年代,萧涤非夫妇与次子、三子在鱼山路院内合影。
上世纪五十年代,黄兼芬偕三子在鱼山路故居后院小树旁。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宜庆

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萧涤非,是一位体坛健将。
他是清华大学足球队队长,创下的百米纪录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被打破;他是杜甫研究专家,被称为“20世纪的杜甫”;他两次在山东大学任教,是中文系四大台柱子之一。他就是著名学者萧涤非,1933年开始在山东大学执教,后来成为山东大学中文系的台柱子。我们来看一看萧涤非在青岛的逸事。
▲山大文史系师生合影(局部),摄于1950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一周年,前排左三是萧涤非先生。吕家乡先生提供
清华健将 获华北足球赛冠军

萧涤非1906年生于江西临川茶溪村一个穷秀才家。1926年,萧涤非以优异成绩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即中央大学)。因慕梁启超之名,遂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清华大学非常重视体育,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先驱马约翰教授执教清华,学校规定,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发放学士学位证书。在这样的氛围下,萧涤非不仅学习全优,而且是一名体育健将。他创造的11秒1的清华大学百米纪录,一直保持到解放后。
萧涤非还是清华大学足球队的队长,曾获得过华北足球大赛的冠军。当时在清华就读的余冠英、吴组缃,还有季羡林、李长之都是他的啦啦队成员。北平报纸的体育新闻中,常有萧涤非的名字。1930年,萧涤非以4年平均在8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免试进入清华研究院。在清华研究院,萧涤非先生得到著名汉乐府学家黄节先生的指导。1933年,经黄节先生推荐,萧涤非到青岛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讲师。当然,山东大学足球队也添了一员猛将。这一年,萧涤非27岁,从此,与山东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4年考入山东大学的何炳棣,后来成为海外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他回忆山东的求学经历时,特意提到了两位中文系的老师。一是游国恩,一是萧涤非。在他的记忆中,大一的国文是游国恩教授主讲。游国恩是楚辞专家;萧涤非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专家。  

特殊婚礼 老舍送来唯一礼物

萧涤非在青岛和老舍结下深厚友情,两人的友谊,在文坛留下佳话。
1935年的一天,老舍先生在青岛与萧涤非下馆子小酌。萧涤非带去一只聊城熏鸡,当下酒菜。老舍品尝后,称赞道:“别有风味,生平未曾尝过。”当得知这种聊城特产尚未命名时,老舍便说:“这鸡的皮色黑里泛紫,还有点铁骨铮铮的样子,不是挺像戏里那个铁面无私的黑包公吗?干脆,就叫‘铁公鸡’。”此事传开后,聊城的熏鸡也就这样得了个“铁公鸡”的名儿。
1936年秋,萧涤非将要和中文系毕业的黄兼芬结婚,新娘黄兼芬是江西武宁县人,出生于一个茶商家庭,是著名爱国将领李烈钧的外甥女。就在婚礼举办那一天,萧涤非却突然被校方无理解聘,不得不在结婚当天离开青岛南下。就在萧涤非夫妇乘坐的列车即将开动的时候,车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声:“涤非!”萧涤非惊奇地发现,来者是老舍。只见他右手拎一根文明棍,左肋下夹着一本书。“涤非,弟妹,我是来参加你们婚礼的。”老舍气喘吁吁地说着,将夹在右肋下的那本书递上,“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结婚礼物。”萧涤非很激动,接过一看,才知道是刚刚印出的老舍新著《牛天赐传》。真是:黄海海水深千尺,不及老舍送我情。
老舍成了萧涤非“婚礼”上的唯一来宾。这本《牛天赐传》则是萧涤非新婚时收到的唯一礼物。后来,为了抗议校方无理解聘萧涤非,老舍竟然退掉了山东大学给他的教授聘书。老舍先生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令萧涤非刻骨铭心。

重返青岛 中文系四大台柱之一

萧涤非在西南联大期间,经历了失子的刺心之痛。
联大师范学院的副教授萧涤非,先后到中法大学、昆华中学、天祥中学四处兼课,但生活依然十分困穷。黄兼芬再次临产。萧涤非内心十分痛苦,他写下了“妻行骨立欲如柴,索命痴儿逐逐来……”的诗句。第三个孩子即将出生,抚养不起,只好忍痛将其送给了四川大学的一位没有孩子的教授。生活的无奈让这对夫妇别无选择。
1947年7月,萧涤非重返青岛,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对此,朱自清在回信中表示欣慰和祝贺。从这个时候开始,萧涤非的后半生在山东大学展开,他成为国内权威的杜甫研究专家。
1951年3月,山东大学与华东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山东大学,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华岗出任新山大第一任校长。1958年,著名教育家成仿吾出任山东大学校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大迎来第二个黄金时期,萧涤非和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被称为山大中文系“四大台柱子”。1956年夏天,臧克家同张天翼、艾芜、李季同志一道来青岛避暑,山大的同学们听到消息,邀他们到学校讲讲话。最后约定在中山公园小聚,结果还是到了二三百人,在草地上环坐,萧涤非致欢迎辞。他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把几位作家介绍一番。大家畅谈文学和人生。
谈起萧涤非和臧克家,两人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萧涤非和臧克家亦师亦友,多年来函件往还,臧克家对萧涤非的杜甫研究和广博的学识非常钦佩,写信时,总称他涤非先生,紧接着解题道:“先生,非客气之称,尊师重道之谓也。”萧回信批评了臧,不许他再称“先生”。从此,臧以“同志”代替了“先生”,但还是称“您”,萧又批评道:“何必多此一‘心’?!”以后,两人在信中就你我相称了。

风暴过后 誓将心血付“村夫”

“文革”结束后,萧涤非全身心地投入到杜甫研究之中,他想把蹉跎岁月弥补回来。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山东大学萧涤非教授担任《杜甫全集校注》主编,在山东大学组建了校注组,开展工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萧涤非写了一首《满江红·心声》。词的最后一句是:“誓将心血付‘村夫’,杜陵集。”杜甫曾自嘲为村夫野老。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古人的名言。研究杜甫,需要追寻杜甫的脚印,看遍万里山河。校注组还在1979年、1980年,先后数次,在萧涤非先生的指导下,到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沿着杜甫当年的行迹,对照杜甫的诗文,作实地考察,验证文献,收集资料。《中国青年报》记者陈璇采访萧光乾,在其《千古惨淡知杜甫》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萧有一年春节,山东省委领导来家里给萧涤非拜年,他不说客套话,反而“不合时宜”地跟领导们提“《杜甫全集校注》的审稿费”。
世事茫茫难自料。遗憾的是,1991年,项目进展刚过半,萧涤非溘然长逝。他曾赋诗云:“但恨在世时,读杜不得足!”没亲眼看到《杜甫全集校注》的出版,成为萧涤非人生最大的憾事。萧涤非病逝前,躺在病床上,床边堆满了校注的样稿,还在不停地审阅……
2014年4月,全书共12册、总字数近700万的《杜甫全集校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装帧精致的白色封面上,印着编者的名字:主编萧涤非,副主编廖仲安、张忠纲、郑庆笃、焦裕银、李华。“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凝聚着编者心血的书出版了,然而,萧涤非、焦裕银和李华都已经无法翻阅,他们已经不在人间。